北京哪个荨麻疹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bdflx/210414/8846467.html 男,63岁,年11月25日初诊。主诉发现右耳下腮部肿块一年余。医院诊断为腮腺瘤,因拒绝手术治疗,故转而求治于中医。 现症见右耳下腮部肿块,约鸡蛋大小,触之质地较硬,移动度可,局部皮肤无红肿、无化脓,时牵引头颈部不适,舌质暗红苔薄黄腻,脉弦滑。 :柴胡,黄芩,法夏,茯苓,陈皮,玄参,浙贝,生牡蛎(先煎),夏枯草,山慈菇,蒲公英,板蓝根,连翘,射干,瓜蒌壳,大青叶,生甘草,猫爪草。 7剂,1剂/d,水煎日三服。 12月2日,肿块略消,守上方加天花粉,白芍,海浮石(先煎)。 12月9日,肿块续消,但大便偏干,守上方加当归,瓜蒌仁。 12月16日,肿块变化不显,大便通,觉双腿沉重、发麻,守上方去白芍,加赤芍,生黄芪,炮甲末(冲服)。 12月20日,肿块略软,续有缩小,腿麻沉重感亦有减轻,守上方增加黄芪用量,加制乳没。 12月27日,肿块续减,觉倦怠乏力,晨起咳吐痰涎较多,守上方去大青叶,加丹参,白芥子,增加茯苓用量。 年1月3日,肿块续有缩小,仍倦怠吐痰,守上方去瓜蒌壳,加胆南星。 1月10日,肿块续消,仍咳吐痰涎较多,大便偏稀,守上方去瓜蒌仁,加瓜蒌壳,泽泻。 1月17日,痰涎略有减少,守上方加海藻。 1月24日,仍咳吐痰涎,肿块续消,守上方去瓜蒌壳、泽泻、海藻、天花粉、赤芍,加桔梗,皂刺。 1月31日,咳吐痰涎减少,肿块亦较前缩小,改丸药缓消。 :柴胡,黄芩,法夏,茯苓,陈皮,桔梗,胆南星,浙贝,玄参,生牡蛎,山慈菇,猫爪草,夏枯草,蒲公英,天花粉,海浮石,当归,丹参,制乳没,白芥子,生黄芪,皂刺,炮甲,炒白术,板蓝根,海藻,昆布,泽泻,连翘,射干,共研末做蜜丸,10g/日3次。 7月17日,肿块变软变小,守上方加土贝母。 10月30日,仍有约葡萄大肿块未消,伴失眠、倦怠乏力,守上方去昆布,加生甘草,生晒参,全蝎,蜈蚣,共研末做蜜丸,10g/日3次。 年医院复查证实肿块已消。 按语 本案患者腮部肿块,局部不红不肿不痛,触之可移动,属中医痰核、瘰疬范畴。痰核、瘰疬多由气郁、痰凝、血瘀或夹风火,或兼湿热所致。 本案患者肿块生于耳下腮部,病位在侧在上,当属少阳,结合舌脉,辨为少阳风火气郁,痰瘀胶结证。实邪阻滞经脉,日久成结成块。治宜清泄少阳风火,化痰祛瘀,解毒软坚散结。 患者病此顽疾,在医患双方的信任与坚持下,历时年久,终获痊愈,实乃幸事。 名医风采 成肇仁 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第一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经方应用研究所所长、湖北省老科学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中医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仲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政协第八届、九届常务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kymu.com/zzyhl/1315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