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被动免疫 一般免疫球蛋白、成人血液或胎盘球蛋白均无预防本病的作用。恢复期病人的血液及免疫球蛋白或特异性高价免疫球蛋白可有一定作用,但来源困难,不易推广。 本病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表现为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 重症者腮腺周围组织高度水肿,使容貌变形,并可出现吞咽困难。腮腺管开口处早期可有红肿,挤压腮腺始终无脓性分泌物自开口处溢出。腮腺肿胀大多于1~3天到达高峰,持续4~5天逐渐消退而回复正常。全程约10~14天。颌下腺和舌下腺也可同时受累,或单独出现。颌下腺肿大,表现为颈前下颌肿胀并可触及肿大的腺体。舌下腺肿大可见舌及口腔底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 (四)药物预防 采用板兰根30克或金银花9克煎服,每日1剂,连续6天。 7 患病后终生免疫。 (二)传播途径 本病毒在唾液中通过飞沫传播(唾液及污染的衣服亦可传染)。孕妇感染本病可通过胎盘传染胎儿,而导致胎儿畸形或死亡,流产的发生率也增加。 妊娠前3月感染流行性腮腺囊肿,常引起胎儿死亡及流产,并可能引起先天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又名心内膜硬化症)。 1 4.发热及腮肿局部的护理。对于发热39℃以上的病儿。可采用头部冷敷、温水擦浴、酒精擦浴的方法退热,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和清热解毒的中药。在腮肿的早期,可用冷毛巾局部冷敷,使局部血管收缩,从而减轻炎症充血的程度,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 (三)易感性 普遍易感,易感性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90%病例发生于1~15岁,尤其5~9岁的儿童。1岁以内婴儿体内可有母递免疫力,很少患病。成人中80%曾患过显性或隐性感染。儿童患者无性别差异,青春期后发病男多于女。病后可有持久免疫力。 9 有预防疫苗。在12-15个月时注射的麻疹、腮腺囊肿、风疹疫苗中就含腮腺囊肿疫苗。 4 临床表现为发热,腮腺肿大、疼痛,怕进酸食。颈、颌下、耳前唾液腺肿胀、疼痛。青春期后的男性患者,25%会出现睾丸肿大,三分一感染者可无症状。 【临床表现】 以飞沫传播为主。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感染。 (三)自动免疫 腮腺囊肿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好,免疫途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还可采用喷鼻或气雾吸入法,该疫苗不能用于孕妇、先天或获得性免疫低下者以及对鸡蛋白过敏者。近年国外报道使用腮腺囊肿疫苗(麻疹、腮腺囊肿和风疹三联疫苗)后,虽然明显降低了腮腺囊肿的发病率,但疫苗所致腮腺囊肿病毒的感染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流行性腮腺囊肿(epidemic parotitis,mumps)简称流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属于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由腮腺囊肿病毒所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临床特征为发热及腮腺非化脓性肿痛,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患者大都有发热和轻度全身不适,常见并发症为不同程度的脑炎,青春发育期后可并发睾丸炎或卵巢炎。本病好发儿童,亦可见于成人。 (一)传染源 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病毒存在于患者唾液中的时间较长,腮肿前6天至腮肿后9天均可自病人唾液中分离出病毒,因此在这两周内有高度传染性。感染腮腺囊肿病毒后,无腮腺囊肿表现,而有其它器官如脑或睾丸等症状者,唾液及尿即可检出病毒。在大流行时约30~40%患者仅有上呼吸道感染的亚临床感染,是重要传染源。 6 2.卧床休息。重症病儿因高热,精神及体力都很差,应当卧床休息以减少体力消耗,有助于康复。轻症的病儿,常常不能引起家长的重视,不注意对他们进行隔离与护理,任其自由活动,造成疾病传播。病儿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导致发生并发症。 【流行病学】 2 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言语、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被累及。 【家庭护理】 8 【概述】 下一页 【唾液腺解剖图】 最佳的预防是在适当的年龄接种疫苗。怀孕妇女,有蛋类过敏者是否可以接种疫苗须由医生决定。 唾液腺有3对,腮腺、舌下腺和颌下腺,其中最大的一对是腮腺。小儿得了腮腺囊肿后,面部就像打肿脸的胖子。因为腮腺位于两侧面颊近耳垂处,腮腺囊肿时肿大的腮腺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蔓延,故腮腺囊肿在民间称为大嘴巴。 5 5.口腔护理。注意口腔卫生,饭后及睡觉前后用淡盐水漱口或刷牙,清除口腔及牙齿上的食物残渣,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10 1.孩子患了腮腺囊肿后,要与健康儿童隔离,以免传染。要隔离至腮肿完全消退为止。病儿用过的食具、毛巾等可煮沸消毒,病儿的居室经常通风换气,这样既能使居室内空气新鲜,又可以达到消毒目的。 3.合理的饮食。患腮腺囊肿时,病儿常因张嘴和咀嚼食物而使疼痛加剧,因此,应给病儿吃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或软食,不要给病儿吃酸、辣、甜味过浓及干硬食物,因为这些食品易刺激腮腺使腮腺分泌增加,刺激已红肿的腮腺管口,使疼痛加剧,要多给病儿喝水,这样有利于退热及毒素的排出。 声明:能为您提供健康服务,我们感到非常荣幸。但这些内容仅供参考,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就诊医生的指导。 (一)管理传染源 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完全消退为止。接触者一般不一定检疫,但在集体儿童机构、部队等应留验3周,对可疑者应立即暂时隔离。 【预防】 更多相关资料请点击——放心医苑腮腺囊肿专题 3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kymu.com/zzyhl/29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