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没看书,总结东西了,觉得日子不能就这样荒废着过。所以,来一波腮腺良性肿瘤的小结。希望和大家一起进步。以后更新也会慢慢步入正规的。 腮腺富含脂肪,T1、T2均呈高信号,下颌后静脉腮腺内的部分,呈圆点状的无信号区,面神经则呈相对较低信号,MRI图像上有时能分辨。腮腺导管在正常情况下不能显示。 临床与病理: 腮腺肿瘤中良性肿瘤多见,约占75%。其中又以良性混合瘤最多,占70%左右,其次为腺淋巴瘤(Warthin瘤),占5%-10%,而其他如血管瘤、淋巴管瘤、脂肪瘤等少见。腮腺混合瘤又称多形性腺瘤常见于30-50岁青壮年,无明显特异性差异。病程长,生长慢,常无意或体检时发现腮腺内无痛性肿块,表面光滑或呈结节状,活动,界限清楚。Warthin瘤常见于50岁以上高龄男性,通常为多发或双侧发病,多位于腮腺浅叶下极,常表现为发展缓慢、表面光滑、质地较软的无痛性肿块。 腮腺混合瘤多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3-5cm,包膜较完整,边界清楚。切面呈灰白色,可见浅蓝色软骨样组织、半透明的黏液样组织以及米粒大的黄色角化物,囊变者内含无色透明或褐色液体。10%可恶变,可见组织易碎,包膜消失,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Warthin瘤常有较薄的包膜和大小不等的囊腔,组织学上有嗜酸性上皮细胞和淋巴样间质成分。 影像学表现 CT:混合瘤表现为腮腺内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边缘光滑,与正常低密度的腺体分分界清楚,增强扫描呈均匀或环形强化,当肿瘤有囊变时,平扫及增强均显示其内有液体密度。Warthin瘤可呈分叶和多发小囊样表现。 MRI:混合瘤较小时信号较均匀,T1等、T2稍高或高信号,周边可见低信号薄壁包膜。发生坏死、囊变时T1及T2信号不均匀。T2高信号瘤体内一些低信号常认为是瘤体内纤维间隔和条索,极低信号为钙化,此征象常提示为混合瘤。 Warthin瘤较易形成蛋白含量高的囊腔,T1、T2、PDWI均呈高信号,颇具特征。 赞赏 长按白癜风北京湖北治疗白癜风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