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www.cgia.cn/news/chanye/1664369.html
00:54

  都说三叉神经痛是“天下第一痛”,舌咽神经痛就像“吞刀子”,不管是哪一种听起来都不免让人不寒而栗。可偏偏祸不单行,这两种疾病却发生在了同一个人身上。来自陕西延安的小马被这两种疼痛折磨已有两年,以至于他日常说话都要靠不停地咗嘴来抵抗疼痛。两年来他四处求医但始终未能得到正确的诊断,今年3月,西安交大一附院姜海涛教授用一次显微血管减压手术,同时解除小马的两大“痛魔”。

  小马今年24岁,两年前因为拔智齿后出现右侧舌根及牙床部位电击样疼痛。每次发作数秒钟每天数次,疼痛由舌根(舌咽神经分布区域)抽到下颌再延伸到脖子后面。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这种疼痛又出现在了右侧鼻翼及太阳穴区域(三叉神经分布区域)。严重的头面部疼痛,让小马寝食难安,无法正常生活。但由于小马是拔过智齿后开始出现疼痛,又加上年龄小,不在三叉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的高发年龄段,因此两年来,小马的疼痛迟迟未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姜教授第一次接诊小马时,根据小马的疼痛表现高度怀疑他是患了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为了帮小马缓解疼痛,姜教授嘱咐他回家后口服卡马西平进行治疗。药物治疗让小马剧烈地头面部疼痛得到了短暂缓解,但药物长期治疗效果不佳,随着病情进展,服用卡马西平的剂量也越来越大,效果却越来越差,小马说,自己疼的不严重时就一次吃2、3片,最多的时候吃过6片。

小马颅神经显像检查

  为了进一步治疗,小马第二次来到姜教授的门诊。这一次,姜教授给他开了头颅神经根显像检查,结果显示右侧小脑上动脉与同侧三叉神经关系密切。姜教授表示,卡马西平是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的一线治疗药物,反过来,患者也可以通过服用该药来诊断这一类颅神经压迫疾病。虽然三叉神经痛的高发人群是老年人,但它不是老年人的“专利”,近几年疾病越来越趋于年轻化。

  姜海涛教授解析:三叉神经第五对脑神经,它管面部、口腔、口鼻黏膜的感觉,另外也支配咀嚼肌。舌咽神经是第九对脑神经,它主管舌后1/3的味觉、咽部的感觉,支配咽肌、腮腺的分泌。小马的神经脱髓鞘病变是引起两大疼痛的主要原因,颅内异常行走的血管长期压迫神经,导致神经脱髓鞘改变,出现传入和传出冲动之间形成“短路”,使仅引起正常感觉的传入冲动而引起疼痛发作。“责任血管”压迫到三叉神经就会出现三叉神经痛,压迫到舌咽神经就会出现舌咽神经痛。

  一次手术,解除俩痛

  联合口腔科会诊,排除牙科疾病,经过评估后,3月13日姜海涛教授为小马进行了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手术在全麻下取左侧卧位,耳后发际线内切开5cm左右的切口,颅骨钻开一元钱硬币大小的骨窗,显微镜辅助下于右侧桥小脑角区探查舌咽神经,见小脑后下动脉紧邻并压迫舌咽神经根部,予以分离并用teflon垫棉垫离,完成探查三叉神经,见右侧小脑上动脉压迫三叉神经脑池段,予以分离,用teflon垫棉垫离完成减压。术后,小马的头面部疼痛消失,说话也不再咗嘴了。

  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一般局限在神经支配区内的一种反复发作的短暂性阵发性剧痛,呈刀割、电击、火烧、撕裂样疼痛。这种疼痛的发病平均年龄大约在50岁,因此疼痛多见于中老年人群,随着生活压力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患上了三叉神经痛。建议年轻人也要警惕三叉神经痛发作,生活中饮食要规律,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经常熬夜过度劳累。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kymu.com/zzysm/17222.html
------分隔线----------------------------